close

DSC06554

 

 

 

先來一下背景介紹

聚奎居洋樓位於烏日鄉學田村,學田村位在烏日鄉的最北邊,根據相關的資料指出:

學田村在清代稱做「學田庄」,因為這個村居民多係由清代福建州平合縣遷來,以陳姓居多。

據說當時陳姓長老為普及子弟教育,乃捐田或捐錢購田成為「施田」,

並且將放租所收租金做為貧寒子弟就學或就試川資,所以這些田地也被稱為「學田」。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指出過去這一帶曾有向聖廟(孔廟)繳納學租的田園,所以被稱為學田。

然而不管是哪樣的說法,我們都可以看得出來學田村居民對於下一代教育的重視和期望。 

「聚奎居」有什麼特別的意涵。「奎」字是指古代星宿中的文曲星。

據說明朝年間,文曲星轉世的魁星爺在一次進京赴考途中,經過一處山崖,

不慎跌落懸崖山谷,全身嚴重受傷,導致五官變形。所幸得到山神福德(土地公)解救,

但是魁星毅力堅定,仍然忍痛勉強赴京應考,結果高中狀元。

因此後來想求取考試順利的讀書人,都會去拜文曲星。

所謂地靈人傑,聚奎居這幢近百年的豪宅孕育了烏日鄉近代傑出的詩人—陳若時。

陳若時致力於於傳統詩的創作,筆名暘谷,是日治時代中州詩社的著名詩人。

他從小就非常聰敏好學,勤習漢學,

當時學田村有很多俗稱漢學仔的私塾教授漢文,陳若時就是附近一帶有名的老師。

聚奎居在中部地區可說是難得一見的日治時期洋樓,它見證了台灣發展歷史重要的一頁,

它紀錄了烏日、學田曾經繁華的年代, 儘管現在已經呈現待修復的狀況,

它仍然堅強的站在哪裡,為我們默默訴說這近百年前的故事。

如果哪天它真的夷為平地,我們很難再去為我們的後代子孫描繪這一段過往。

 

DSC06550  

這是還沒進去前看到的公告

不過這個公告前面布滿了跟人一樣高的雜草

還沒進去就有毛骨悚然的感覺

 

這是暫定古蹟

可能是跟地主間喬不攏所以遲遲沒整修吧

 

DSC06549  

牆上白色的紙就是上面那張公告

 

 

DSC06552  

從外面看進去的樣子

 

DSC06553  

左側

 

DSC06551  

右側

 

DSC06554  

可以想像當時日治時期這是很富有的大戶人家

 

DSC06555  

推測當時這應該是池塘

 

 

DSC06556  

 

 

DSC06557  

 

 跟其他地方的廢墟比起來

這裡算是保留得很完整

 

DSC06558  

 

往二樓看

其實真的很想上去

但我沒勇氣......

看過相關探險網誌寫到三樓有當時最先進的馬桶還完善保留著

(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坐式沖水馬桶)

 

DSC06559  

 

 

DSC06560  

 

 

DSC06562  

 

 

 

DSC06565  

裡面有什麼呢?

 

 

DSC06568  

 

 

 

 

DSC06569  

籬笆超有美感

好怕以後再也看不見那麼漂亮的古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反派暴食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